专家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专家职位:教授

擅长: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水业政策,水业市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专家领域: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水业政策,水业市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污染土地修复、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一、个人简历


陈同斌


  1963 年生,博士、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从事土壤环境质量与健康、环境修复和土壤环境化学研究,尤其是在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区域环境质量与健康风险评估、废弃物农用及其环境风险控制等方面有长期的学术积累,曾主持 863 计划、973 计划(前期专项)、国家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重点项目等 30 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SCI 收录论文 25 篇、EI 收录论文 40 余篇),主编论(译)著 8 册,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 17 项(已授权 12 项),获得软件版权 2 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 1 项。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拥有 20 多项发明专利和软件版权。陈同斌博士 1993 年开始开展污泥处理处置研究,先后主持 20 余项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项目,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具有自主开发的 CTB 智能化控制堆肥处理及资源化安全利用的成套技术和设备。先后在河北秦皇岛、河南漯河、深圳、天津于桥、山东寿光等地建立有机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工程。先后主持 6 个大型污泥生物处理工程项目,其中最大的污泥处理工程的污泥处理规模达到 10 万吨/年,最早的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工程已经稳定运行 4 年多时间。


二、教育及工作简历

1980 年~1984 年 华南农业大学  学士 土壤与农业化学
1984 年~1987 年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硕士 植物营养学
1987 年~1990 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博士 土壤学
1990 年~1992 年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博士后
1991 年 副研究员
1992~199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副主任、主任
1997 年 博士研究生生导师
1995~1997 年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环境修复中心主任、地表环境化学过程与健康室主任,环境修复与资源工程研究室主任


三、社会兼职

1.国际水协(IWA)污泥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2.农业部全国肥料登记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
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顾问
4.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5.北京市土壤学会副理事长
6.北京市农学会副理事长
7.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肥料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
8.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9.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0.中国物理学会同步辐射分会常务理事
11.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2.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等 10 多家大学和科研机构担任学术兼职
13.《科学通报》、《中国农业科学》、《Pedoshpere》、《环境科学学报》、《生态学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地理研究》等 10 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或栏目主编


四、近期获奖情况

2003 年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14 年 砷超富集植物及其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 一等奖
2013 年 污泥好氧发酵过程的智能监控技术, 一等奖


五、研究工作

项目及基金
1.国家 863 重点课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与示范",2001~2005 年,1460 万元
2.国家 863 重点项目"矿山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联合植物修复技术与示范",2001~2005 年,1520 万元
3.国家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广西环江大环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治理示范工程      "(一期),2010~2012 年,2650 万元
4."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城市污泥高效低耗快速堆肥与复合肥生产成套技术"1995~2000 年

专利
1.测定堆肥堆体沉降和容重的方法与装置,专利号: ZL.2007 10064596,12012
2.一种测定好氧发酵物料含水率的方法和装置,专利号: ZL 201210133137.5,2012
3.一种用于堆肥的除臭材料及制法和应用,专利号: 201210148460.X,2012
4.一种堆肥物料压缩特性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专利号: 201610518531.9,2016
5.一种有机废物处理设施恶臭气体检测设备,专利号: 201710821885.5,2017
6.一种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工厂化育苗方法,专利号:  201510937385.9,2016
7.一种有机废物物料含水量的测定方法,专利号: 201610518164.2,2016
8.一种利用富集型向日葵品种修复镉铅污染农田的方法,专利号: 201610603385.X,2016

著作

2020 年 砷超富集植物是蜈蚣草及其对砷的富集特征
2000 年 磷对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吸收砷的影响及其科学意义

点赞(0)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