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 /好氧交替连续流的生活污水好氧颗粒污泥运行及污染物去除机制 摘要: 室温下接种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于由独立的缺氧池和好氧池组成的缺氧 /好氧交替连续流系统中,以实际生活污水为进水基质,探究曝气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连续流系统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回流比为 2,较小的曝气强度( 0. 6 mL·min - 1 ) 和适当的水力停留时间( 9 h) 条件下更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此时 TP 平均去除率为 80. 43%,TN 平均去除率为 83. 6%,COD 平均去 文献 2021年09月02日 0 点赞 657 浏览
3种不同工艺切换下活性污泥菌群结构及代谢产物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摘要: 均以乙酸钠为碳源,考察了 AAO 脱氮除磷( Ⅰ阶段) 、AO 脱氮( Ⅱ阶段) 、好氧除碳(Ⅲ阶段) 这 3 种工艺下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追踪了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监测了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含量及组分变化,分析运行方式对污泥沉降性能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Ⅰ阶段沉降性能最佳,其次为Ⅲ、Ⅱ阶段. 运行条件的不同,系统优势菌及菌群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 Thiothrix 的相对数量 文献 2021年09月02日 0 点赞 610 浏览
间歇梯度曝气下首段延时厌氧强化好氧颗粒污泥脱氮除磷 摘要:本研究采用SBR反应器,以实际低 C/N 比生活污水为进水基质,采用间歇梯度曝气( 各曝气段溶解氧浓度递减) 充分利用内碳源,探讨不同首段厌氧时间下好氧颗粒污泥脱氮除磷效果. 结果表明,间歇梯度曝气的初始厌氧段从 50 min 增加至 90min,使颗粒污泥内碳源的储量增加,这一延时厌氧的改进条件导致颗粒污泥脱氮除磷效果提升,当延时至 70 和 90 min 时,COD、TN 和 TP 的去 文献 2021年09月02日 0 点赞 596 浏览
基于臭氧旁路处理的污泥原位减量技术工艺 摘要:探究基于臭氧旁路处理的污泥原位减量技术在不同臭氧含量以及不同污泥龄条件下的工艺参数和污泥性质. 本研究发现 75mg·g - 1 ( 以 O3 /MLVSS 计) 为实现污泥减量并维持污水处理系统正常处理能力较为适宜的臭氧含量,该含量下的臭氧旁路处理后污泥产率系数 Yh 从 0. 331 g·g - 1 减少到 0. 326 g·g - 1,衰减系数 Kd 从 0. 046 d - 1 增加 文献 2021年09月02日 0 点赞 576 浏览
Fe(II) 活化过硫酸盐改善污泥脱水性能 摘 要:针对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脱水困难的问题,采用 Fe2+活化过硫酸钾高级氧化法提高剩余污泥脱水性能,使用污泥含水率和污泥比阻对调理前后污泥脱水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了过硫酸钾投加量、Fe2+投加量、pH 和反应时间对污泥调理效果的影响;探究了过硫酸盐调理污泥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质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 的变化特性 文献 2021年09月02日 0 点赞 563 浏览
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的同步驯化 摘要: 本实验对 3 组同规格 SBR 反应器分别采用分阶段法( A/O-A/O/A) 异步驯化、连续曝气 A/OA 同步驯化和间歇曝气 A/O/A 同步驯化的方式运行. 以人工配水为进水基质,接种絮状污泥,通过水力选择压颗粒化,探讨了不同运行方式下短程硝化反硝化颗粒污泥的驯化及脱氮除磷特性. 结果表明,在较短曝气时长( 140 min) 联合较低曝气强度[3. 5 L·( h·L) - 1]下, 文献 2021年09月02日 0 点赞 560 浏览
微米零价铁对剩余活性污泥和餐厨垃圾厌氧联合消化的加强效果及机制 摘要: 针对剩余活性污泥和餐厨垃圾厌氧联合消化产气效率不高的问题,通过投加微米零价铁,研究其对厌氧联合消化的强化效果及作用机制. 结果说明,零价铁的添加强化了厌氧联合消化的产甲烷阶段,但对溶解、水解及酸化阶段没有明显影响.当零价铁的投加量为 10 g·L - 1时,经过 15 d 的厌氧消化,累积甲烷产量( 以 VS 计) 达到 238. 68mL·g - 1,相比于空白组提高了20. 05% . 文献 2021年09月02日 0 点赞 559 浏览
超声 /Fe0 /EDTA 体系对印染污泥中多环芳烃的降解 摘要 Fe0 /EDTA 类芬顿体系能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 ·OH) ,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提高·OH的生成速率和浓度是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关键.因此,本文利用超声/Fe0 /EDTA 体系处理印染污泥,探讨了不同反应参数对体系中产生·OH的影响,考察了该体系对印染污泥中多环芳烃( PAHs) 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 pH 为 3.0,超声功率为 5 文献 2021年09月02日 0 点赞 554 浏览
不同停曝比对连续流亚硝化颗粒污泥运行的影响 摘要: 在( 25 ~ 28℃ ) 下,接种成熟亚硝化颗粒污泥于连续流反应器,为避免通过蠕动泵的污泥回流所造成的颗粒污泥破碎,采用内置沉淀区进行内回流,调整停曝比为 1∶ 1、2∶ 1和 1∶ 2,研究不同停曝比对连续流亚硝化颗粒污泥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控制停曝比为 1∶ 1和 2∶ 1,亚硝化性能良好,阶段末期亚硝酸盐积累率分别为 85. 2% 和 94. 5%,控制停曝比为 1∶ 2 文献 2021年09月02日 0 点赞 548 浏览
生活污水与人工配水对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影响 摘要: 在 R1、R2 两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SBR) 中接种污水处理厂回流污泥,分别以人工配水和实际生活污水为进水,研究常温下( 20 ~ 30℃ ) 进水水质对好氧颗粒污泥工艺的启动以及温度变化对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 结果表明,R1、R2 分别历时 25 d、42 d 启动成功,颗粒污泥稳定后,其平均粒径分别达到1 200 μm、750 μm,R1、R2 内出水 COD、TP、TN 的平 文献 2021年09月02日 0 点赞 52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