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 /好氧交替连续流的生活污水好氧颗粒污泥运行及污染物去除机制

摘要: 室温下接种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于由独立的缺氧池和好氧池组成的缺氧 /好氧交替连续流系统中,以实际生活污水为进水基质,探究曝气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连续流系统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回流比为 2,较小的曝气强度( 0. 6 mL·min - 1 ) 和适当的水力停留时间( 9 h) 条件下更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此时 TP 平均去除率为 80. 43%,TN 平均去除率为 83. 6%,COD 平均去

介绍

摘要: 室温下接种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于由独立的缺氧池和好氧池组成的缺氧 /好氧交替连续流系统中以实际生活污水为进水基质探究曝气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连续流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回流比为 2较小的曝气强度( 0. 6 mL·min - 1 ) 适当的水力停留时间( 9 h) 条件下更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此时 TP 平均去除率为 80. 43%TN 平均去除率为 83. 6%COD 均去除率为 90. 39%污泥浓度为2 100 mg·L - 1 左右污泥体积指数保持在 50 mL·g - 1 以下颗粒粒径在 700 ~ 800 nm 之间EEM-PARAFAC 模型对不同阶段的 EPS 表征结果表明EPS 组成成分随着运行参数的改变而改变水力停留时间对连续流系统有更大的影响此外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评估连续流系统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建立污染物去除模型并在系统中发现了与脱氮除磷相关的 11 种主要功能菌
关键词: 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脱氮除磷;缺氧好氧交替; 平行因子;污染物去除模型

点赞(0)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