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新闻
专家
政策法规
技术方案
文献
标准
专利
会议论坛
企业
首页
新闻
专家
政策法规
技术方案
文献
标准
专利
会议论坛
企业
招标
专家
首页
专家
列表
默认
朱能武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广东省环境保护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高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第八批,省级,2014;第五批校级,2008)。
专家
2021年08月27日
周顺桂
福建省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提名人,固废资源化循环利用方向带头人,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专家
2021年08月27日
郑兴灿
现任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3年获厦门大学微生物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天津大学环境工程硕士学位,2001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博士学位,曾赴英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家学习考察。
专家
2021年08月27日
郑俊华
研究的领域集中在危险工业废物处理,膜技术,清洁生产,废物最小化、循环再利用以及生物废水处理工艺。在环境工程和管理领域的国际刊物(SCI)上发表了 170 多篇科技论文(引用指数 Citation Index 3515,H. Index 29), 在 2006 年一年内就申请 10 项专利。
专家
2021年08月27日
张增强
博士,男,陕西扶风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理事,陕西省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专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编委。
专家
2021年08月27日
张耀斌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兴辽英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首批注册环保工程师。主要研究有机废物的厌氧产能(如餐厨垃圾、城市污泥、农业废弃物),工业废水的厌氧高效处理与资源化,新型脱氮技术与原理,微生物胞外呼吸与温室效应。研发的新型厌氧处理技术成功应用于工业废水、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工程。
专家
2021年08月27日
张书廷
曾在东京大学任教,之后又在日本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工作。2001 年 11 月作为天津大学杰出人才回国,至 2009 年 10 月任环境学院院长。在国内曾在钢铁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在日本期间,先后担任企业开发部部长及研究所所长,承担日本通产省开发项目多项,获专业协会和知事奖多项。共申请专利 30 余项,学术论文多篇。
专家
2021年08月27日
张士成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环境催化材料制备及其在环境污染控制与绿色合成中的应用,恶臭(气味)检测与控制。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自然基金委、上海市科委等科研项目 20 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00 余篇(SCI 收录 80 余篇,SCI 引用 2200 余次,H 因子 25;2 篇入选 ESI 高引用论文前 1)。
专家
2021年08月27日
张杰
辽宁省本溪市人。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总工,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 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专业,分配到东北给水排水设计院,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院副总工,高工。1987 年获日本大阪大学工学博士学位。长春市第六、七届人大代表。
专家
2021年08月27日
张捍民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导。2007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 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11 年获评第八届辽宁青年科技奖。长期从事膜分离理论与技术,污水、污泥资源化理论与技术研究。
专家
2021年08月27日
张辰
1964 年 5 月出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5 年 7 月参加工作,1991 年 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公司独立董事,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历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排水室工程师,给排水三室副主任、主任,院副总工程师兼技术质量处处长等职。
专家
2021年08月27日
许保玖
1918 年 12 月 31 日生,籍贯贵州贵阳。1942 年中央大学(49 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毕业。1949 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卫生工程硕士、1951 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哲学博士。我国给排水领域的奠基人,率先提出“水工业”的概念,归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拥有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人居最佳范例奖评委、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等学术头衔。
专家
2021年08月27日
徐亚同
大学本科、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环境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理事,在国内外发表论文 159 篇。
专家
2021年08月27日
吴平霄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天然功能材料对污染环境的修复,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生命活性物质在土壤、沉积物 / 水界面的环境化学行为和迁移转化规律,光催化净化毒害性有机污染物,纳米介孔材料、环境功能材料等的制备、改性、表征及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
专家
2021年08月27日
王伟
1960 年 8 月出生,山东省梁山人,中共党员,1988 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创新性研究成果包括:城市生物质废物水热强化水解—厌氧消化技术、基于水热干化技术的污泥处理技术、生物质废物气化制氢技术、填埋气体分离提纯利用技术。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等 10 余项。
专家
2021年08月27日
王凯军
1960 年 5 月生,山东人。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1994~1995 年任荷兰 DHV 工程咨询公司北京代表处技术副经理。1999 年作为高科技人才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长期从事水污染控制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1986 年开发的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发明专利,连续 4 年被国家环保局评为最佳实用技术。主持设计了多个较大废水重点治理工程。
专家
2021年08月27日
«
1
2
3
»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