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家职称:中国工程院院士
擅长:水处理与水环境恢复,开发了城市污水净化再生全流程;开发了绝氧-好氧活性污泥清除磷技术;饮用水水质安全技术与管理
专家领域:水处理与水环境恢复,开发了城市污水净化再生全流程;开发了绝氧-好氧活性污泥清除磷技术;饮用水水质安全技术与管理,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利用工艺技术,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轻工业废水,化学工业废水,制药废水,规划,河流治理,湖泊治 理,地下水污染修复
一、个人简历
张杰
1938 年 2 月生,辽宁省本溪市人。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总工,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 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专业,分配到东北给水排水设计院,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院副总工,高工。1987 年获日本大阪大学工学博士学位。长春市第六、七届人大代表。参加工作后进行了焦化废水生化处理,污水射流曝气、除铁除锰跌水曝气等科学实验项目,在日本期间完成了接触氧化滤池间歇曝气除氮的小试、中试与生产性实验研究题目。在日本多家国际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1985 年后主持完成了 10 余项工程项目。还主持“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除磷技术”、“地下水生物固锰技术”、“城市污水回用于工业冷却水技术”以及“给水净化浮沉技术”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其中两项评为国家优秀示范工程,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地下水生物固锰除锰技术” 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和验证了生物固锰除锰的机理并广泛应用于实践,使我国在该领域跃居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 50 余篇论著。在国内率先开发厌氧•好氧- 气浮•好气滤池之污水净化再生全流程,主持创建了国内首座污水再生水厂,被评为全国优秀示范工程。提出了城市用水健康循环理论与方略,完成了深圳、大连等中心城市再生水战 略规划研究,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优秀设计奖多项,发表论文 100 余篇,专著 3 部。
二、教育及工作简历
1957 年 10 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给水排水专业
1962 年 10 月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 技术员
1978 年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 工程师
1983 年 1 月 日本大阪大学工学部环境工学科
1985 年 1 月 水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1985 年 1 月-1987 年 6 月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87 年 6 月-1992 年 5 月 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1992 年 5 月-1999 年 9 月 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1997 年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市政工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 年 9 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 年 11 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三、社会兼职
1.全国高等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2.中国土木学会给排水学会副理事长
3.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4.中国共产党全国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5.全国给水排水情报网副主任
6.建设部科技委委员
7.沈阳建筑大学兼职教授
8.郑州轻工业学院双聘院士
四、近期获奖情况
1996 年 城市污水回用成套技术 省部级一等奖
1998 年 常温厌氧与一体化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98 年 生物固锰除锰技术 省部级二等奖
2000 年 长春市“引松入长”工程设计 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 2 等奖
2002 年 地下水生物除铁除锰机理及成套技术研究 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 年 生物固锰除锰机理与生物除铁除锰工程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8 年 寒冷地区地下水中高浓度铁锰离子同步生物去除研究 省部级一等奖
五、研究工作
项目及基金
1.城市污水回用成套技术,1996
2.常温厌氧与一体化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技术,1998
3.生物固锰除锰技术,1998
4.长春市“引松入长”工程设计,2000
5.地下水生物除铁除锰机理及成套技术研究,2002
6.生物固锰除锰机理与生物除铁除锰工程技术,2005
7.寒冷地区地下水中高浓度铁锰离子同步生物去除研究,2008
著作
2000 年 3 月《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
2000 年 7 月《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7 册)城镇防洪》
2005 年 2 月《生物固锰除锰机理与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