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专家职称: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电子废弃物中常规金属、稀贵金属回收与高值化,微生物燃料电池。

专家领域:电子废弃物中常规金属、稀贵金属回收与高值化,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资源化,污泥调理、脱水与资源化,微生物燃料电池。


一、个人简历

朱能武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广东省环境保护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高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第八批,省级,2014;第五批校级,2008)。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废弃物中常规金属、稀贵金属回收与高值化,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资源化,污泥调理、脱水与资源化,微生物燃料电池。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482、51178191、30800796、3047127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166)、国际科学基金(W/4370-1)、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2007056108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4300060)、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B030302004、2007A020100001)、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等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 20 余项。已发表科研论文 100 余篇(SCI收录 70 篇),出版专著/教材 4 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6 项(已授权 15 项)。


二、教育及工作简历

1994-1998 华中农业大学,学士

1998-2003 华中农业大学,博士

2003-2006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2006-2012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2-至今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

2010-2011 美国 Rutgers University,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访问学者


三、研究工作

项目及基金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电微生物驱动的厌氧自电解去除养殖废水中典型污染物方法及机理研究(51272482,2013.1-2016.12),83 万元,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嗜酸性细菌反应器浸出废旧线路板金属富集体方法及机理研究(51178191,2012.1-2015.12),63 万元,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污水产电的生物学基础研究(30800796, 2009.1-2011.12),20 万元,负责人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堆肥微生物空间异质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30471271, 2005.1-2007.12),18 万元,参加(合作单位负责人)

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固体废物处理资源化( NCET-11-0166 , 2012.1-2014.12),50 万元,负责人

6.国际科学基金(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Science, IFS ):Variation of microbial community in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composts as determined by molecular tools(W/4370-1,2008.3-2011.2),8.3 万元,负责人

7.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废水直接燃料电池中产电微生物分子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20070561082,2008.1-2010.12),3.6 万元,负责人

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植物-化学联合修复的关键理论与技术(9351064101000001,2010.1-2013.12),120 万元,核心成员

9.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废旧线路板中有价金属的生物回收技术研究(2008B030302004, 2008.10-2011.8),8 万元,负责人

10.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污泥源头调理-高效脱水-厂内干化关键技术与设备及工程示范(201604020055,2016.4-2019.3),100 万元,负责人

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产电微生物资源的发掘、利用与电子传递机制(2009ZZ0073,2010.1-2011.12),25 万元

点赞(0)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