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单位:清华大学

专家职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擅长:危险废物处置及资源化技术、有机废弃物(污泥、餐厨垃圾、果蔬垃圾、园林废弃物)生物处理及高值化利用、大宗工业固废(粉煤灰、煤矸石、钢铁渣、赤泥、光伏产业废物等)元素分离及新型材料制备

专家领域:危险废物处置及资源化技术、有机废弃物(污泥、餐厨垃圾、果蔬垃圾、园林废弃物)生物处理及高值化利用、大宗工业固废(粉煤灰、煤矸石、钢铁渣、赤泥、光伏产业废物等)元素分离及新型材料制备、沼气 CO2 分离及工业源CO2 高效捕集、污染场地治理及土壤修复等方向的研究。

一、个人简历

蒋建国

  男,汉族,江苏丹阳人,1970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现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危险废物处置及资源化技术、有机废弃物生物处理及高值化利用、大宗工业固废元素分离及新型材料制备、沼气 CO2 分离及工业源 CO2 高效捕集、污染场地治理及土壤修复等方向的相关研究。担任国家环境保护部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学科评议组(环境科学与工程组)秘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咨询评估工作委员会委员等多项社会兼职。参与重大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2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71 篇,EI 收录 105 篇(含 SCI 共同收录),国际会议论文 23篇,申请专利 35 项,著有《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第二版)》、《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等。



二、教育及工作简历

1988.9-1993.7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 本科
1993.8-1998.7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博士
1997.01-1998.01 英国 Bradford 大学土环系 访问学者
1998.08-2009.1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讲师、副教授
2009.12-2010.12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01 至今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三、社会兼职

1.国家环境保护部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学科评议组(环境科学与工程组)秘书
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 副主任委员
4.佛山市生态学会专家委员会 主任
5.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咨询评估工作委员会 委员
6.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
7.中国稀土工业污染防治技术联盟 常务理事
8.中国发明协会第七届全国理事会 理事


四、近期获奖情况

2016 第十八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排名第 1),中国知识产权局
2016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 1),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2015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 6),北京市
2015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 1),教育部
2012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 3),建设部
2010 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 1),清华大学
2009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 1),环保部
200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
2008 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试研究及工程应用,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 1),建设部
2008 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 1),清华大学
2003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单位


五、研究工作

项目及基金

1.十三五水重大专项: 污泥与废弃物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2017ZX07202005);
2.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粉煤灰合成有序介孔纳米材料的 CO2 辅助沉淀技术及机理研究(21776160);
3.十二五水重大专项:丹江口库区小流域特色矿产重金属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ZX07205003);
4.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光伏产业废物制备硅基固态胺 CO2 吸附材料技术及机理研究(21576156);
5.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重点基础研究:基于钙硅基工业固废的碳捕集材料开发及其应用基础研究(2014z22075)
6.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固废处置与土壤修复研究中心重点研发计划(2017-2022)
7.十二五水重大专项: 城区水污染过程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改善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ZX07301-001)
8.863 重大项目:光伏材料生产过程废物资源化关键技术与示范(2012AA06A116)
9.清华(环境学院)污染场地综合治理联合研究中心(2013-2017)
10.国际合作项目(日本):工业固废资源化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2012-2017)

专利

1.一种污泥超声波脱水方法,ZL200610011413.5
2.一种污泥燃料棒及其制备方法,ZL200610011414.X
3.一种利用垃圾焚烧灰渣固定 CO2 的方法,ZL200610144282.8
4.一种化学稳定化处理城市垃圾焚烧飞灰的方法,ZL200610007581.7
5.脱氮兼氧型生活垃圾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及渗滤液回灌工艺,ZL200710064165.5
6.一种污泥与石灰高效混合反应设备,ZL200910218481.2
7.一种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污水生化调节处理工艺,ZL201010182907.6
8.一种污泥与石灰混合稳定化设备,ZL201010150659.7
9.一种可移动的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设备,ZL201010199649.2
10.一种污泥与石灰高效预混合反应设备,ZL201010150660.X
11.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滚筒式逆向热脱附系统,ZL201010598161.7
12.有机固体废物并联序批式干式厌氧消化处理的工艺方法,ZL200910238451.8
13.一种移动式餐饮废水处理设备,ZL201010623425.X
14.一种含氯代有机物工业废物碱催化分解装置及方法,ZL201010598133.5
15.一种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生物干化处理方法,ZL200810239356.5
16.一种于污泥中回收磷酸铁方法,ZL201110375682.0
17.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真空强化远红外热脱附系统,ZL201010623993.X
18.一种超声波耦合 Fenton 氧化破解污泥方法,ZL201110375745.2
19.一种利用餐厨垃圾厌氧制碳源的方法,ZL201310164723.0
20.一种四氯化硅气相水解合成纳米级二氧化硅的方法,ZL201310129807.
21.超声波喷雾热解法合成二氧化硅负载镍铂催化剂的方法,ZL201310130768.6
22.一种四氯化硅合成高纯δ-层状二硅酸钠的方法,ZL201310520099.3
23.一种含氯代有机物工业废物碱催化反应设备,ZL201210365597.0
24.一种利用聚乙二醇和碱性物质处理氯代有机物的工艺,ZL201210434599.0
25.一种以钢渣为原料制备氧化钙基 CO2 循环吸附材料方法,ZL201410065745.6
26.一种餐厨垃圾超声波强化水解处理方法,ZL201310180801.6
27.一种治理污染土壤的泡沫及其治理方法,ZL201310431852.1
28.一种碱催化销毁含氯代持久性有机物的方法,ZL201310684839.7
29.一种修复铬污染地下水的双层可渗透反应墙系统,ZL201410088161.
30.一种出料含固率可控的匀浆除砂一体化设备,ZL201410115276.4
31. 一种粉煤灰合成沸石的方法,ZL201410641519.8
32.一种渗滤液深度脱氮与去除 COD 的方法,ZL201410522718.7
33.一种改性生物炭原位固定钒矿污染土壤的方法,ZL201510194890.
34.一种修复钒矿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固化剂及修复方法,ZL201510194062.5
35.一种用于钒矿污染土壤的复配改良剂及制备方法与改良方法,ZL201510191189.1

著作

1.蒋建国主编,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蒋建国编著,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蒋建国主编,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材——第 4 篇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基础与实践,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5(2008.1 第二版)
4.蒋建国编著,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5
5.蒋建国副主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知识问答》(环保科普丛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7
6.蒋建国编著,《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第二版)》(“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
7.蒋建国主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注册环保工程师培训教材),中国环境出版社,2017.3

点赞(0)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