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0MHz 电磁波污泥脱水过程中的温度效应 摘要:采用 2450MHz 电磁波进行污泥脱水,研究电磁波加载过程中污泥温度变化对于剩余污泥性质和溶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经电磁波加载后,污泥的容积指数(SVI)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温度为80℃时由原泥的130.73mL/g降至最低值95.25mL/g,污泥沉降性能得到改善;经电磁波加载后,污泥离心含水率也随着温度的升高持续降低,最低降到 80℃时的 93.52%;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CST 文献 2021年09月02日 0 点赞 434 浏览
超声声能密度对净水厂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摘要:考察了不同声能密度(0.03,1.0,3.0,5.0W/mL)时超声作用对净水厂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明确了污泥脱水性能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较低声能密度(0.03,1.0W/mL)超声作用少于 10min 时,污泥脱水性能可改善;而高声能密度条件下,无论超声时间长短,污泥的脱水性能均恶化.声能密度越高,污泥上清液中溶出有机物越高,絮体特性变化越明显,污泥脱水性能恶化程度越显著.在较低声能 文献 2021年09月02日 0 点赞 403 浏览
超声预处理对剩余污泥酶活性的影响 摘 要:为了研究不同工况下超声波预处理对剩余污泥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对剩余污泥进行不同输入能量、频率的超声预处理,测定了预处理后污泥蛋白酶和脱氢酶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1)超声预处理在低能量输入条件下对污泥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存在促进作用,而随着超声能量的进一步增加,酶活性逐渐降低直至出现抑制现象;2) 超声频率对污泥酶活性影响较为显著,其中 20 kHz 超 文献 2021年09月02日 0 点赞 439 浏览
电渗透耦合Fe2+-过硫酸钠污泥脱水过程中EPS的变化特性 摘 要 为了考察电渗透耦合 Fe2+-过硫酸钠污泥深度脱水的机制,采用自制装置对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了脱水研究。系统研究了在不同电压梯度、机械压力、过硫酸钠投加量、Fe2+ 与过硫酸钠比例、阴阳极间距等操作条件下,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的组成及分布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渗透耦合Fe2+-过硫酸钠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效果,过硫酸钠经过Fe2+  文献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434 浏览
电渗脱水对污泥性质及结合水含量的影响 摘 要 为探究电渗脱水对污泥理化性质及内部结合水的影响,采用电渗脱水技术处理机械脱水后的污泥,研究了电渗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pH、总氮、总磷及结合水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脱水实验的进行,污泥的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阳极下降最快,最低含水率可降至 50.4%。阴极 pH 上升至 9.1,中部变化不明显,而阳极持续下降至5.8。总氮含量表现为阴极 文献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390 浏览
恒电流模式下污泥电渗透的脱水性能及能耗分析 摘要:对传统机械脱水后的污泥采用电渗透技术进行二次脱水,在恒电流模式下研究了电流密度、机械压力、污泥厚度、初始含水率对脱水效率及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电流模式下,增加电流密度和初始含水率及降低污泥厚度对污泥电渗透脱水速率有促进作用.脱水后的最终含水率随着机械压力和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及污泥厚度的降低而降低.电渗透脱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为 178.3 A·m-2 ,机械压力为 31.4kPa 文献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537 浏览
石英砂提高城市污泥生物沥浸效率主导因素分析 摘要:通过摇瓶实验探究石英砂提高城市污泥生物沥浸效率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在 0~72h 内,生物菌液酸化效应在提高污泥脱水性能中占据主导作用;在 72h 之后,次生矿物的形成对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贡献率超过生物菌液.随着生物沥浸持续进行,石英砂诱导次生矿物产量逐渐增加,次生矿物在生物菌液酸化效应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污泥脱水性能.在二者耦合作用下,城市污泥比阻(SRF)从初始的17.13×1012m/k 文献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508 浏览
炭材料强化污泥电脱水效果及同步燃料化处理 摘要:为研究炭材料调理对污泥电脱水性能及泥饼可燃性的影响,使用改性前后的活性炭和石墨对污泥进行预调理,对调理后的污泥进行电脱水实验,深入解析了炭材料调理前后污泥电脱水行为及泥饼可燃性的变化.研究表明:经炭材料调理后的污泥,阴极电脱水速率提升,相较于其他 3 种炭材料,石墨调理后的阴极电脱水速率提升最为明显,石墨的投加量 5%TSS 时,阴极平均脱水速率从 0.074g/L 上升到 0.095g/L 文献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527 浏览
炭材料调理改善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机制 摘 要:活性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 EPS 含黏性蛋白类物质并高度亲水,调控污泥中溶解性 EPS 和溶解性蛋白类物质是改善污泥脱水的有效途径。通过使用不同炭材料调理污泥的方法来观察污泥脱水性能的变化,深入解析污泥絮体及 EPS 含量和组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炭材料调理污泥可以改善其脱水性,且炭材料吸附容量越大对污泥脱水性改善效果越好;不同炭材料对污泥絮体影响效果不同,经过未改性活性炭(AC 文献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509 浏览
赤泥土壤化技术为大宗固体废物规模化消纳提供新思路 背景介绍: 铝是世界上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有色金属。赤泥是铝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固体废弃物(生产 1吨金属铝,约排放 3 吨赤泥),也是有色金属工业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以堆存方式为主。2020 年中国铝产量 3708 万吨,赤泥排放量超 1.0 亿吨,全球赤泥累积堆存量约 50 亿吨。近年国内外连续发生多起因赤泥堆存引发的灾难性事件,赤泥处置始终 文献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81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