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土壤化技术为大宗固体废物规模化消纳提供新思路
背景介绍: 铝是世界上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有色金属。赤泥是铝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固体废弃物(生产 1吨金属铝,约排放 3 吨赤泥),也是有色金属工业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以堆存方式为主。2020 年中国铝产量 3708 万吨,赤泥排放量超 1.0 亿吨,全球赤泥累积堆存量约 50 亿吨。近年国内外连续发生多起因赤泥堆存引发的灾难性事件,赤泥处置始终
介绍
背景介绍:
铝是世界上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有色金属。赤泥是铝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固体废弃物(生产 1吨金属铝,约排放 3 吨赤泥),也是有色金属工业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以堆存方式为主。2020 年中国铝产量 3708 万吨,赤泥排放量超 1.0 亿吨,全球赤泥累积堆存量约 50 亿吨。近年国内外连续发生多起因赤泥堆存引发的灾难性事件,赤泥处置始终是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
铝工业赤泥减排和处置属于世界性难题。铝冶炼过程中添加氢氧化钙进行预脱硅处理,在高温高压下利用苛性碱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经矿浆稀释和沉降分离后排放强碱性赤泥(pH 9.7~12.8)。赤泥资源化利用研究工作已开展 60 余年,涉及建筑材料制备、金属资源回收等方面,但是赤泥综合利用率<3%,迄今尚未找到经济可行的规模化消纳方法,而碱性调控是赤泥资源化和规模化消纳的关键。
基于自然风化条件下赤泥堆场的“土壤发生现象”,中南大学薛生国教授团队创造性提出“赤泥物理-化学-生物协同生态处置”的新思路,将赤泥转变为“类土基质”,最终实现赤泥生态化处置。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环保行业专项等资助下,经过 10 余年的持续探索,赤泥土壤化研究成果已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认可,将有助于破解各国政府和公众普遍关注的赤泥处置世界难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泥网 » 赤泥土壤化技术为大宗固体废物规模化消纳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