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技术建设地点北京市红门,日处理规模800吨/日,小红门厂污泥处理工艺采用浓缩一 消化-脱水工艺。08年11月份污泥消化工艺竣工,正式投入运行。经过了清水联动调试、进泥试运行后、从而顺利正式稳定运行。污泥通过中温厌氧消化达到了稳定化、资源化、减量化。通过相关工艺的调控,消化池稳定运行,产生的沼气中甲烷含量稳定, 具备点燃条件后,成功的调试沼气拖动鼓风机,实现了能源的再生利用。从而大大的节省了电力的消耗。09年小红门厂共计产生沼气368.7万立方米。09年3月沼气拖动鼓风机正式运行,截止09年底,共计节省电量355.9万度,折合节省金额为231.7万元。
图1 污水处理厂概况图(供参考)
图2 污水处理厂概况图(供参考)
二、原理及优点
通过污泥浓缩脱水工艺,泥量有了明显的降低,这些污泥通过消化等方式实现了无害化的处理。为了降低环境的污染及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在脱水机房安装 了除臭系统,并在脱水机外加装了隔板,防止硫化氢的污染。污泥通过中温厌氧消化达到了稳定化、资源化、减量化。通过相关工艺的调控,消化池稳定运行,
产生的沼气中甲烷含量稳定,具备点燃条件后,成功的调试沼气拖动鼓风机,实现了能源的再生利用。从而大大的节省了电力的消耗。
三、工艺流程
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机虏于200年底进行了调试运行切元污泥和剩余污混由污水处理区的初沉污泥票井和回凌剩会污泥泵并提升至贮泥池,剩余污泥进入浓编机
,经机械浓描,初沉河泥送至消化池,消化后污泥进入贮泥池,再由泵提升进入脱水机房进行脱水.此外进入脱水机的污君还包括求编唇的污混、初沉污泥共三种混合污混最后由无抽螺旋输迷机送入污泥堆置棚直接装车外运或暂时堆放。污泥消化单元于08年11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作为北京第-座卵形消化池,小红门厂在初期运行前,进行了多次技术交流学习,充分考虑了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通过顺利的进行了清水联动运行后,正式进泥投产运行。
图3、 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流程图
四、工艺设备
五、环境和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是本项目实施和完成后所能体现的最直接的工程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相关的工艺调控,消化池很快稳定运行,达到了稳定的甲烷含量,并具备了点燃条件。消化池产气供沼气拖动鼓风机、沼气锅炉使用,从而大大节省了生产电费的消耗。
七、参考标准
《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技术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