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常州市湖塘热电有限公司前身为武进市湖塘热电厂,始建于 1986 年,随着原武进市更名为武进区并入常州市市区后,更名为常州市湖塘热电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项目为火力发电生产和蒸汽热供热。为了更好的做到武进纺织工业园内企业供热联产,同时有效解决纺织工业园内污泥堆放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实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常州市湖塘热电有限公司在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场地和设施的基础上,新增所需设施、设备,以形成 200t/d 湿污泥干化处置能力(包括原新绿污泥 100t/d 污泥处理能力)污泥干化处置项目。扩大区域固废(湿污泥)处理处置容量,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该项目投资总额 2500万元。
图1、污水处理厂概况图(供参考)
二、原理及优点
技术原理:采用以新带老”措施,焚烧污泥产热替代燃煤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优点: 本项目不新增生产员工,无新增生活用水量;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水,干化车间产生的压滤液不设预处理设施,收集后经计量装置排入常州市武进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本项目及扩后常州市湖塘热电有限公司东厂区全厂水平衡图如下:
图2.水平衡图
三、工艺流程
(1)湿污泥进厂后堆放在污泥库中,进厂污泥含水率约为 80%,污泥库采取防渗、防露措施。污泥堆放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污泥的压滤液 W1。
(2)含水率 80%浓缩污泥由泵输送至污泥接收罐,改性车间设有连续改性装备——搅拌改性机,改性剂(CaCO3)外购,在改性车间内通过按一定比例添加(2.5t 污泥:90kg
石灰石),并与污泥的混合搅拌实现对污泥的改性。
(3)改性后的污泥由柱塞泵送至干化脱水车间,特种板框压滤机产出的污泥含水率为 50%以下的半干泥饼由皮带输送机输送至循环流化床锅炉车间。脱水车间压滤机排出的压滤液 W2,与 W1 合并后以管道送至纺织园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干化后的泥饼呈固状,在堆放过程中不会产生压滤液;污泥在堆放和干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少量的恶臭气体(G1),以氨以及硫化氢来表征。
(4)压滤后的干污泥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车间与煤粉混合后进流化床锅炉焚烧处理(投加比约为 12t 煤:2.5t
污泥)。焚烧过程中,炉膛内的固体颗粒被流化风流化后呈现流体的特性,并充满整个炉膛;较细的颗粒被气流夹带飞出炉膛并由高温分离器分离,大颗粒燃料由返料器送回炉膛循环燃烧;烟气和不被分离器捕集的细颗粒排入尾部烟道。流化床锅炉的焚烧温度控制在 800~950℃之间。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G2)经石灰石脱硫、湿法脱硫、炉内氨水脱硝、2 电场静电除尘及 2 套布袋除尘后通过现有 120m 高的烟囱排放。流化床锅炉的炉渣以及除尘装置产生的灰渣作为建材原材料外售。
图3.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流程图
四、工艺设备
本工艺主要生产设备表1:
表1.主要设备图
图4.现场设备图(仅供参考)
五、环境效益
1.原有项目主要环境问题:按《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政治管理办法》(苏环控[1997]122
号)的要求设置排污口和环保提示性标志牌;固体废物堆放处未设置环保提示性标志牌;
2.原有项目存在问题现已整改到位,现已按要求设置排污口和环保提示性标志牌及在固体废物堆放处设置环保提示性标志牌。
3.以新带老:减少燃煤
3046.9t/a。
六、经济效益
本次改进是在原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自动化,节约了人力资源的投入,以废弃物污泥燃烧代替煤燃烧,节约了不可再生资源,产能的提高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城市污泥处置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益"的协调统一.。
七、参考标准
《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