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投运我国西南地区首个污泥耦合发电项目 6月25日,我国西南地区首个污泥耦合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在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珞璜电厂正式投运,该项目为国家级技改试点项目,每年可处置生活污泥占重庆市生活污泥生成总量近三分之一。该项目为珞璜电厂与重庆水务集团联合开发,包含污泥干化系统和 新闻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555 浏览
海南省三亚市污泥处置有绝招 一年“吃”掉6万吨 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三亚污水处理能力有了显著提升,而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也随之大幅增加。如何科学处置污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显得尤为重要。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三亚污泥处理处置项目一、二期于2018年建成投产,年处理污泥量近6万吨,真正实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 新闻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462 浏览
浙江2021年度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让制药污泥变废为宝 记者从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公布的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立项清单上看到,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吴韬教授主持的“大宗固体废物绿色处置技术、装备研发──基于微波热解─催化重整的制药污泥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项目成功立项,获批专项经费430万元。 新闻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531 浏览
科技创新成为防治固废污染“利器” 近日,记者在跟随2021年广西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广西在推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中,强顶层设计,做好科技项目攻关,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科技支撑,加强科技基地平台建设,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相关科普宣传和成果推广,从而让科技创新成为破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难点的“利器”。 新闻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463 浏览
环保“大胃王”!浙能这个新投产项目日吞污泥500吨 7月5日上午,浙江省能源集团旗下兴源节能公司所属平湖独山港公用热电联产项目1号机组正式投入生产运行,标志着平湖独山港化工园区将逐步淘汰企业自备小锅炉,迈入更高效、更经济、更环保的集中供热新阶段。作为浙能集团首个掺烧污泥的热电联产项目,该项目将有效消化平湖及嘉兴当地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产生的废弃污泥,是浙能集团打造能源环保与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也为助推浙江省建设“重要窗口”、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绿色发展贡献了浙能力量。 新闻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542 浏览
杭州市西湖区建成首个淤泥处理中心 日处理3吨污泥 产出2吨有机肥 近日,西湖区首个淤泥处置中心试点项目已基本建成,正在进行设备进场安装调试,预计年底前投入试运行。该中心位于三墩镇山联村,通过有机废弃物收集、机械脱水、高温好氧堆肥处理,产生氮磷有机肥,使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置。“据测算,三墩镇淤泥处置中心每天可处理污泥3吨,产生约2吨的有机肥料。”西湖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闻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454 浏览
广东:将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协同处置方式作为污泥处置的补充 近日,广东省发改委和广东省住建厅印发《广东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到2023年,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明显提升。城市清污分流和市政雨污管网混错接改造更新取得显著成效。县级及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和资源化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六河流域内城市、缺水城市和其他水环境敏感区域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升。 新闻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516 浏览
晟启能源:将污泥低温干化的“中国标准”推向全球 晟启能源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固液分离生产厂家,业务领域包括市政、化工、制药、印染等。“晟启能源核心技术经过5次更新,从最早的‘双效、三效、四效’,发展成为现在的‘多效’热回收技术,公司目前拥有世界上领先的低温除湿热泵技术。” 新闻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592 浏览
昆明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13.2万吨 日前,记者从昆明滇池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滇池水务”)获悉,以“一元为主,相关多元发展”为战略指引的滇池水务,实现了从水环境治理,向垃圾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等多领域迈进。仅2021年上半年,其就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13.2万吨,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添昆明发展新样本。 新闻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524 浏览
昆明将打造全国污泥处理处置最严监管体系 4标准今年8月起实施 7月24日,为进一步规范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避免出现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滇池管理局联合举办了昆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地方标准宣贯活动,全面、深入宣传和实施污泥处理处置五项地方标准。 新闻 2021年09月03日 0 点赞 52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