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低碳氮比废水中好氧颗粒污泥的长期运行稳定性
摘要: 为了研究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处理低碳氮比废水的长期运行稳定性,采用低碳氮比( C/N) 条件下逐步增加碳氮负荷的进水方法,分别在反应器 A 和 B 中接种好氧颗粒污泥,考察其长期运行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处理性能及应对冲击负荷的稳定性.其中 A 反应器的碳氮比一直维持在 2,而 B 则由4 逐步降至 2. 结果表明,在4℃存储30d 的好氧颗粒污泥,经过25d 的培养,其活性基本恢复,A、B 反应
介绍
摘要: 为了研究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处理低碳氮比废水的长期运行稳定性,采用低碳氮比( C/N) 条件下逐步增加碳氮负荷的进水方法,分别在反应器 A 和 B 中接种好氧颗粒污泥,考察其长期运行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处理性能及应对冲击负荷的稳定性.其中 A 反应器的碳氮比一直维持在 2,而 B 则由4 逐步降至 2. 结果表明,在4℃存储30d 的好氧颗粒污泥,经过25d 的培养,其活性基本恢复,A、B 反应器化学需氧量( COD) 和氨氮(NH4+ -N) 的去除效率均达到 90% 以上. 在其后的稳定阶段,B 反应器COD 和NH4+ -N去除率达到 90% 以上,实现了完全硝化;而 A 反应器 COD 去除率仅 80% 左右,虽然NH4+ -N去除率最终也达到90% 以上,但仅实现短程硝化. 在冲击负荷阶段,A 和 B 反应器 COD 去除率仍维持在 80% 以上,但是NH4+ -N去除受到很大冲击. A 反应器NH4+ -N去除效率恶化,B 反应器仅实现了部分硝化. 整个运行过程,好氧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受到的影响不大,A和 B 反应器的污泥容积指数( SVI30 ) 分别维持在 60 mL·g - 1和75 mL·g - 1左右,混合液悬浮固体( MLSS) 在5 g·L - 1和3. 7 g·L - 1左右. 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B 反应器相对于 A 反应器丰富度和多样性更高. 同时 B 反应器具有更高丰度的 Zoogloea属,在颗粒中能产生更多的胞外蛋白促使颗粒结构更稳定,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以上结果表明,与 C/N 为 2 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相比,C/N 为 4 的系统脱碳硝化效果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更有利于颗粒污泥的长期稳定运行.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AGS) ;低碳氮比( C/N) ; 高氨氮; 硝化; 稳定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泥网 » 不同低碳氮比废水中好氧颗粒污泥的长期运行稳定性